這種負面影響從股票上就可窺一斑。6月4日,新政出臺后的第一個交易日,光伏上市企業大面積飄綠,截至收盤,A股光伏板塊整體市值蒸發147億元,港股市場也未能幸免,光伏概念股最大跌幅超20%。6月5日,WIND光伏太陽能指數繼續下跌0.64%,陽光電源、隆基股份、通威股份均連續跌停。
政策強力收韁繩
走出2012年歐美“雙反”低谷,中國光伏業自2013年以來連續五年新增裝機規模世界第一,累計裝機規模連續三年世界第一。很多主流分析機構都認為2018年仍將是行業的盛宴。
然而,大家預想的高歌猛進被政策打斷。“存在光伏發電棄光問題顯現以及補貼需求持續擴大等問題,直接影響光伏行業健康有序發展,需要根據新形勢、新要求調整發展思路,完善發展政策。”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負責人指出。
據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了解,今年一季度棄光電量16.2億千瓦時,棄光率4.3%,而國家可再生能源基金的資金缺口截至目前已經超過1000億元,短期內難以解決。
上述負責同志表示,我國光伏發電當前發展的重點需要從擴大規模轉到提質增效、推進技術進步上來,需要從更有利于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角度,著力推進技術進步、降低發電成本、減少補貼依賴、優化發展規模、提高運行質量,推動行業有序發展、高質量發展。這是今年及今后一段時期光伏發電發展的基本思路。
《通知》明確,今年根據行業發展實際,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,包括按以往文件明確可自行管理本區域建設規模的省份(西藏除外)。同時,今年安排1000萬千瓦左右規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。具體范圍為5月31日(含)前并網的項目納入國家認可的規模管理范圍,這些項目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。年內建設投產的其他項目由地方根據自身財力、消納能力等依法予以支持。而今年1月至4月,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已經近900萬千瓦。
在限制規模的同時,補貼也有所下降。自2018年6月1日起,新投運的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統一降低0.05元,新投運的、采用“自發自用、余電上網”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,全電量度電補貼標準降低0.05元。符合國家政策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(0.5兆瓦及以下)標桿電價保持不變。
上述負責同志表示,下一步將抓緊出臺《關于完善光伏發電建設規模管理的意見》《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》,明確建設規模管理和分布式發展的相關要求。
業內預測,2018年有補貼的光伏新增并網裝機規模約在30GW左右,將從2017年的53GW直接“對半砍”。
新一輪洗牌來襲
在國內需求被壓制的同時,光伏產能擴張卻仍在繼續。東方日升總裁王洪在接受《經濟參考報》專訪時介紹說,2017年公司全球組件產能6.6GW,“今年要把自己控制的產能往上提,先后投資百億建設了金壇、義烏等高端產能生產基地。”預計金壇擴產項目中的2GW在今年6月進入投產,另外2GW于11月份投產;義烏擴產項目一期2GW則預計在年底前投產。
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(下稱“保利協鑫”)也有著巨大的計劃。其副總經理王經亞表示將加快單晶建設,布局主要是寧夏中衛1.7GW單晶基地、內蒙中環參股產能5.0GW、云南總體20GW單晶項目,其中計劃2019年12月云南項目建成第一期10GW產能。
這并不是個例。“2018年中國光伏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是產能擴張在繼續。”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表示,2017年擴產的項目有26個,今年行業擴產勢頭還是很猛烈,生產多晶硅、硅片、電池片、組件的企業都在擴產。以單晶PERC電池為例,2017年產能是10.3GW,而2018年規劃產能為37.9GW,其中僅通威和隆基的規劃產能就分別達到10GW和8.8GW。
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在接受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對分布式光伏實施規模管理之后,對于企業而言挑戰與機遇并存。雖然增加了人力和資源等成本,但天合光能將對戶用光伏市場做更好服務的安排,發揮在管理效率上的優勢。
他判斷,今年行業供過于求的局面肯定會發生,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出現一輪調整,給行業帶來擠出效應。一些沒有競爭力、不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產能會被淘汰,光伏行業也會最終形成幾家巨頭。
王洪有類似的觀點。他表示,現在光伏是市場經濟,將會淘汰劣質產能,促進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,在未來的兩三年,將會出現新一輪的洗牌整合。
事實上,這一苗頭已經顯現?!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卟稍L多家光伏企業人士了解到,中國一線組件企業當前都是滿產,部分已經排產到第三季度,這大部分都是靠海外訂單拉動。而大多數中小企業由于國內市場不旺產能利用率較低,三四線組件出現明顯的減產、甚至停產的情況。而產業鏈上的其他環節也是冰火兩重天,部分小廠已經以低于3元/片的價格拋售多晶硅片,某逆變器企業人員反映市場銷售困難。
廣發證券電力設備新能源小組研究報告也指出,市場格局的變化要早于此次政策調整約半年的時間,大企業和小企業之間的報價差不僅揭示了需求強弱的變化,還顯示了行業格局的變化趨勢,隨著產品價格持續走低,大企業市場份額提升,小企業市場份額的縮減甚至退出這個市場成為一種必然趨勢。
企業多方突圍
在協鑫集成董事長舒樺看來,光伏的產能過剩都是“階段性過剩”,每一次過剩都是一次優勝劣汰的市場洗禮,短時期內就會被快速增加的需求所化解。每一次也都會促進優勢企業的更好發展,促進科技創新的快速進步,最終體現為發電成本明顯下降。
原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、國務院參事石定寰提供的數據顯示,我國領先企業的多晶硅生產成本和組件生產成本已分別降至每噸6萬元、每瓦2元以下,光伏發電系統的投資成本已穩定在每瓦5元以內,度電成本降至0.5至0.6元的區間并有繼續下降的空間。“從最近一次青海領跑者基地的招標價格看,最低競標電價只有0.31元/千瓦時,已經實現了平價。預計其他地方實現平價上網也不需要太長時間。”
王洪透露,東方日升正在測算打造國內第一個不要補貼的光伏電站項目。全球太陽能理事會主席、協鑫集團董事長兼保利協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認為,伴隨著科技革新,相信2020年以后,中國光伏產業將告別政府補貼,全面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。
在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看來,突破平價上網,光伏和其他能源互補真正解決間歇性發電的問題,以后就進入自由貿易的市場,彼時不僅需要極端高效的組件,還應加大對可適合不同應用場景的多元化產品的關注。平價上網是真正考驗內功的時候。在行業波動的時候,一線企業抗壓能力強一點,它可以視市場情況放寬或收緊代工量,畢竟一線的高效產品還是一瓦難求的。
高紀凡則表示,隨著中國市場逐漸面臨“天花板”,全球化布局的企業會更有優勢。石定寰也認為,全球市場仍會有強勁需求,包括南美、非洲市場等,可以為過剩的產能提供出路。
王洪向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透露,今年公司組件出貨量相較去年要翻番,海外市場銷量將超過國內,主要是在南美、東南亞、中東、非洲、歐洲等地,而且今年尼泊爾、哈薩克斯坦、澳洲地面光伏電站項目也逐步破土動工。此外,宣布全面啟動“兩新”戰略的布局,持續發力新能源和新材料兩大領域,形成“電池組件、儲能、新材料”的一體兩翼的業務格局,發布“升陽光”戶用品牌,并大力發展儲能業務,收購九九久科技。“提前布局市場,主要著力于一些細分產品。”